很多家長在學校教育之外,會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可是能堅持下來的孩子卻不多。到底應該怎樣為孩子選擇合適的興趣班?怎樣輔助孩子,幫助他們把興趣堅持學下去,變成自己的特長?
培訓機構選擇攻略 一看 | 多途徑查看機構品牌,相關介紹;進校區了解機構環境、辦學理念、師資專業水平和相關資質、所使用教材,是否可以為孩子提供考級和各種展示活動,觀察就讀孩子的學習情緒、狀態等。 二聽 | 參與試聽課和機構舉辦的活動,了解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師與孩子的關系,和老師聊聊,聽聽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對孩子的理解等。 三問 | 詢問孩子試聽以后的感受;詢問已在興趣班學習的家長或孩子的感受等。 另外還要注意,學費超出家庭承受范圍的以及校區離家路程太遠上課不方便的興趣班,盡量不考慮,否則難以堅持下來。 選擇興趣班的三原則 1 考慮孩子的年齡狀態 根據孩子的敏感期幫TA選擇興趣班,如果過早讓孩子發展不適合的興趣,孩子學習起來會吃力和被動,甚至還會漸漸產生厭倦情緒。 2 適當尊重孩子的意見 很多父母看中了興趣班帶給孩子的好處,但是并沒有真正的從孩子的內心出發,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并提前給孩子講清楚,練習時的枯燥和無聊感,當孩子堅定信念以后再報也不遲。 3 父母要擺正心態 父母一定要擺正心態,興趣班本身就是培養孩子興趣的地方,不要一味要求孩子從中獲得多少成績,避免盲目攀比,不要讓孩子失去興趣,甚至變身成為父母追名逐利的工具。 如何成為一名稱職的“陪練家長” 多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了解孩子的學習動向,初期可以陪著過去,和孩子一起學習。在家的練習中,家長的方法、語言和技巧也同樣重要。 下文中的媽媽是這樣引導陪伴孩子練琴的,家長們可以參考一下: 女兒剛開始練琴時,小手總不聽使喚,好不容易指法對了,手型又變了。媽媽在一旁急的忍不住糾正:“手型,手型,注意手型……” 女兒崩潰大哭:“我不練了,哼!嗚嗚……”后來媽媽反思了自己,試想如果自己工作時,旁邊總有個人挑刺,誰能不煩躁啊。 于是,當女兒練琴時,媽媽更關注孩子的進步和優點:“這首曲子比昨天彈得更熟練了,手型也更好看了,如果再放松一下就更好了......”聽到媽媽的夸獎,女兒也非常高興:“媽媽,我再給你彈一首哈!” 再后來,每次練琴時,這位媽媽就讓女兒自己選擇練習的曲目,當自己的小評委:監督手型,評判練習的曲子是否熟練正確?要不要多練幾遍? 媽媽只管坐在旁邊欣賞!漸漸的,她發現,女兒越來越愿意主動練琴了,每次練琴,家里總是充滿歡聲笑語......
如果孩子在學習特長的過程中,出現厭學或退縮畏難的情緒,父母應該給予鼓勵,用積極的態度和方法引導孩子繼續堅持,千萬不能強制、訓斥和挖苦孩子,更不能打罵、體罰。 在鼓勵中成長的孩子,不怕跌倒和失敗,遇到困難能找到堅持下去的力量。 “孩子不想學就別逼他,快樂也很重要” 這樣想,對嗎?
短暫的快樂稍縱即逝,唯有經歷了付出和汗水取得的碩果,才會帶來持久的喜悅。 如果孩子說,太累了不想學了,不妨這樣對TA說: 孩子,我們要求你努力,并不是一定要你功成名就,而是希望你不要虛擲光陰,為過去的自己懊悔。時光從不辜負每一個努力的人!回首光陰時,你會感謝那個為夢想努力奔跑的自己的! 孩子學習了一段時間,發現不適合, 還要堅持嗎?
如果孩子因為種種原因,發現真的不適合也不愿意繼續學下去,父母也應該坦然接受。不要感覺自己花了冤枉錢,也不要認為這是孩子“沒出息”的表現,應當允許孩子嘗試和調整興趣指向。孩子哪怕只有一天的學習和訓練的體驗,也會有收獲。 興趣班其實是孩子發展特長和追求快樂的地方,所以對于爸爸媽媽來說,給孩子選擇興趣班時,別只是為了追求能力,更應該從孩子的貼身角度出發,發現孩子真正感興趣的,再花時間和精力和TA一同成長,共同進步,這樣孩子的興趣才會變成TA的特長! 成長袋 1. 如何發掘孩子的興趣點和特長:對于大多數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的童年生活應該是五彩繽紛的,不一定非得在興趣班學習多少課外知識,而是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游戲中成長。每個孩子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珍品,他們的人生精彩應該由興趣去打造,每個孩子對周圍的新事物保持由強烈的好奇,成年人不得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身上。 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發掘孩子的興趣點和特長呢?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增加和孩子的情感交流活動,在活動過程中理解孩子的興趣并著重培養,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并著重關注孩子的理解表達能力。 3. 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是維果茨基與于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也稱為潛在發展區。他將最近發展區定義為“一段距離”,即介于兒童獨立解決問題時所顯示的實際發展程度,由兒童經由成人指導或與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來解決問題時所顯示的潛在發展程度之間的距離。 參考文獻: 1. 黃畢莎《家長對幼兒興趣班需求現狀的調查研究》 2. 林崇德《小學生校外興趣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